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練就過硬本領的“大熔爐”。省教育廳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認真總結分析以往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經驗,深刻檢視急待解決的問題,將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主題教育抓落實的重要工作,首次采用“組團”方式,組織全省高校,大規(guī)模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。
今年暑假期間,我省150多所高校積極參與“攜手奔小康 共筑中國夢”廣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,組建了22個實踐團、5207支隊伍、74369名師生,赴廣東省對口支援、東西部扶貧協(xié)作地區(qū)和粵東粵西粵北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開展社會實踐活動。這是近年來省教育廳統(tǒng)一開展的規(guī)模最大的一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。
將義診、支教送到基層一線
“我們今年遴選了12名學生,到韶關市武江區(qū)重陽鎮(zhèn)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?!眮碜陨仃P學院的帶隊指導老師陸康勇介紹,去年韶關學院文學院就曾組織學生到鄉(xiāng)鎮(zhèn)開展實地調研和推普活動,并形成實踐報告。
內容豐富多彩,形式靈活務實,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特點。
以中山大學為團長單位的西藏林芝實踐團在開展義診檢查、口腔健康講座等活動的同時,還進行當地口腔健康狀況數據研究,提出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。
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生遠赴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,教孩子們畫畫、跳舞、打詠春拳,開設科學課、音樂課、心理健康課等。
廣東輕工職業(yè)技術學院新疆實踐隊伍在喀什地區(qū)開啟新一輪電商扶貧興農實踐項目,開辦電商培訓班、制定線上線下宣傳策略、開設新零售體驗店,提高當地農牧民營收能力。
勇于擔當負責,積極主動作為,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主旋律。
暑假已進入尾聲,一支特殊的隊伍卻剛剛啟程。8月下旬,來自華南師范大學、嶺南師范學院、廣州大學、韶關學院、嘉應學院、惠州學院、肇慶學院、廣東體育職業(yè)技術學院等高校的134名師范專業(yè)師生陸續(xù)到達林芝,開啟新學期實習支教工作,把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。
自2017年起,省教育廳組織我省11所高校與林芝市六縣二場一區(qū)合作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基地,迄今已派出632名大學生到林芝60多所學校,開展為期半年至一年的支教活動。
把思政課開在長征路上
社會實踐比課堂教育更具體、生動,對大學生而言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。
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組建了“長征路上話初心”思想教育實踐小分隊,由黨的十九大代表、全國“最美高校輔導員”陳小花擔任領隊和主講人,遴選思政課教師、學生黨員等18人組成實踐隊伍,通過現場授課、唱愛國歌曲、走訪老紅軍及其后代等形式,把思政課開在長征路上。
活動歷時26天,隊伍沿著中央紅軍長征的光輝足跡,跨越廣東、江西、湖南等10個省區(qū),總里程逾8000公里。
以廣州大學為團長單位的貴州黔南實踐團,采取主題班會、語言藝術、手語等方式,讓學生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“展出來”“演出來”“畫出來”“唱出來”“說出來”,幫助當地中小學開好思政課;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師生來到潮州,感受潮州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堅定文化自信……
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綜合了我省以往開展的“大學生黨員暑期社會實踐”“青年紅色筑夢之旅”等多個品牌活動,師生們展現出鮮紅的革命底色。
圍繞主題,他們主動開展“開一場宣講會、教一首愛國歌、上一節(jié)黨史課、走一段長征路、講一個好故事、訪一戶貧困家庭、辦一場技能培訓、作一次知識分享、寫一篇調研報告、提一項發(fā)展建議、掌握一門勞動技能、參與一次溫情陪伴、參加一次環(huán)境整治、體驗一回田間勞作、培育一種勞動情懷”的“十五個一”活動,將思政教育融合在社會實踐之中,做到知行合一。
“通過社會實踐,我省高校師生堅定了初心使命,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隊;激發(fā)了家國情懷,成為對口支援、脫貧攻堅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擊隊;弘揚了勞動精神,成為向勞動學習、向實踐學習、向群眾學習的求學隊?!笔〗逃龔d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進一步強化實踐育人和勞動教育效果,掀起教育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、脫貧攻堅的“青春風暴”。